疫情之下,核心系统架构转型“平衡术”( 八 )

背后的原因是 , 不管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 , 从技术层面都要解决四个问题 , 即高可用、扩展性、负载均衡性以及性能;而从用户层面看 , 则是解决安全和稳定的问题 。 所以 , 针对这些诉求 , 集中式和分布式只是在技术手段上表现出不同的实现方式而已 。

以高可用为例 , 集中式架构通常会采用集群部署、主备复制和主备切换的方式来实现 。 同时 , 集中式的容灾方案比较成熟 , 沉淀了数据复制、镜像快照、一体化迁移等一系列容灾相关的技术 , 几种典型方案包括一主多备、同城双活、两地三中心等 , 都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场景 。 历经半个世纪的磨练 , 集中式架构在运维管理 , 自动化操作等方面也自成体系 。

而分布式架构则会通过多节点、多机房等技术手段 , 这同样也保障了系统的整体可用性 。 此外 , 分布式架构由于采用自动化的运维和监控以及故障处理体系 , 如集群的自动初始化 , 生产过程中的随着业务流量进行自动扩容与缩容 , 以及出现了故障以后服务的自动降级、熔断等等 , 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系统的可用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