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在这特殊时期我国量子通信再传捷报 突破关键技术!( 二 )

2 月 13 日凌晨 , 最新一期的 “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的最新重磅成果:两个量子存储器通过光纤跨越数十公里实现远程纠缠 。

在这项最新科研成果中 , 潘建伟团队使用我国自主发明的名叫腔增强的量子效应 , 来制备和纠缠光子和原子 , 再将其纠缠平稳后的成果提通过技术转换成适合于电信传输的一种频率通过光纤连接的节点之间实现远距离传输 。

此项研究结果表明 , 与之前的纠缠光子相比而言 , 这次多节点之间的原子–光子纠缠将会更适合量子通信当中的远距离传输 , 如果技术成熟 , 未来我国在通信上将完全不再受到地域和距离的影响 。

潘建伟院士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 。 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 , 他是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 , 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 潘院士27 岁时参与的科研成果入选到美国《科学》杂志 ,  还被《自然》杂志评为“物理学 21 篇经典论文” , 31 岁时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 41 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 45 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 有中国“量子之父”称号的潘建伟 , 仍在不断研究中前进 , 让我国在世界量子通信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