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科幻作家生存现状:50人从业,仅10人可以养活自己( 九 )

科幻作家 , 这是全国最艰难的行业

如果要在作家这个群体里细分 , 科幻作家可能是全中国最小的一个圈子 , 小到只有50人左右 。

这也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 比如说为什么中国只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 , 为什么像大刘这样的作家早年依然靠兼职创作 , 更别提韩松现在还在新华社里熬夜审稿 。

“我敢说 , 这50个人里 , 靠写作能养活自己的 , 肯定不超过10个 , 我勉强算一个 。 那其它40个人呢 , 很多早就已经不写了 , 也就每年聚会的时候 , 还会出现一下 。 ”

2018年 , 墨熊被聘为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这几乎是中国最艰难的行业了:全国50人从业 , 仅10人可以养活自己……尽管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 但这才是在大刘光芒掩盖下中国科幻作家群体的真貌 。

把科幻文学置于如此尴尬境地的 , 是作家们窘迫的收入 。 在2015年前 , 科幻作家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稿费和版税 。 稿费大差不差 , 千字120块 , 一年能出两部10万字的小说 , 已经是中上产量 , 算起来稿费不过是24000 。 按照市场价来算 , 版税收入更是小头 , 也就一万出头 , 加一块不到4万块钱 。 尽管2015年后 , IP成风 , 部分作品能够额外拿到改编权换来的版权金 , 但毕竟不是雨露均沾 , 对大环境的变数有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