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科幻作家生存现状:50人从业,仅10人可以养活自己( 八 )

“但我做不到这样 , 我对逻辑自洽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 ”

于是 , 为了让自己尽量少卡文 , 墨熊练出了一种独特的创作习惯:边写小说边看电影 。 不是正儿八经的看 , 而是在电脑上开个小窗 , 这头放着电影 , 那头噼里啪啦打字 。

“这个电影我基本不进脑子 , 只不过给我创造一个可控的热闹的环境 。 因为写科幻并不是一个适合全神贯注的事 , 你太专注反而会陷进去 , 钻牛角尖 。 现在据我了解 , 圈子里还有人也这样 , 有的是看游戏直播 , 有的听音乐 , 轻摇滚 。 ”

相比于这种自圆其说的逻辑能力 , 用来提升格调的科普知识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门槛 , “能看懂百度百科和知乎就行 。 ”事实上 , 文科出身的墨熊也不是什么科学达人 , 看到流浪地球里出现的“洛希极限” , 他也懵圈 , 但他会第一时间去搞明白 , 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 。

“你至少得知道它是个什么意思 , 像大刘那样 , 能够告诉你1+1为什么等于2的科幻作家寥寥无几 , 多数人只能告诉你 , 这是一部手机 , 那是一部手机 , 加起来就是两部手机 。 其实这就够了 , 因为读者本身也停留在这个层面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