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重塑智慧校园新形态( 五 )

中央电化教育馆项目处主任施枫谈道, “智能”仍将是教育信息化2.0实践场的热点与关键词,需要以指数思维来看待其对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影响。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学校样态,将呈现从当前的数字校园、智慧校园转向“智能+”新样态校园的新趋势。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量变,也将引发教育人工智能的质变,让教育全方位、系统地迈入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在实现转向时,首先需要设定“智能+”校园的标准。从“技术-社会-学校”三者辩证关系入手,重新审视当前学校发展的样态和未来的教育人工智能需求,进而进行顶层设计。

其次,要对应用场景进行具象化建模。需要从育人目标及问题导向出发,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进行建模,使“智能+”校园的落地更具可行性。

第三,以生态的智能系统支撑“智能+”教育系统的生态。“智能+”校园需要在技术智能与数据智能的基础上实现育人智能,客观上决定了其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数据如何打通、应用如何协同等老问题,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依然存在,且由于系统规模与复杂性的増加,在人工智能引入后,问题有可能变得更为复杂。因此,需要以开放平台、微服务等具备生态灵活性的技术来打造“智能+”校园的平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