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抗“疫”进行时:滞销果蔬的“逆袭”之旅( 四 )

每日优鲜

合伙人兼 CFO

王珺

完整访谈请听音频 ??????

数据预判: 物流紧张、

原产地分拣能力将引发“滞销”

思远: 疫情期间 , 很多地方农产品出现滞销 , 消费者却买不到 , 供需匹配失衡 。 整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朱霞: 疫情刚发生时 , 我们就预测“如果疫情持续 , 会有滞销情况” 。 供应全国的品类及2、3月产出量大的产区会滞销 , 比如海南的芒果、蜜瓜 , 丹东的草莓 , 广西的新品种菌菇等 。 我们圈了24个产区、26个品类、80个品种、400个滞销品 。

淘宝吃货助农界面 思远: 滞销核心痛点是什么? 物流运力下降吗? 朱霞: 物流、人力 , 各方 面原因都有 。 从原产地到城市 , 物流是其中核心的一步 , 还包括“原产地采摘” , 有的地方人手不足 。 特别是大产区 , 原产地的仓分拣加工能力、包装能力缺失 , 都是影响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 。 思远: 听起来是个“烂摊子” 。 怎么办呢? 朱霞: 首先把所有滞销品分类 , 圈出24个产区的80个品种 。 第一类是可以立即投入销售的 , 我们马上给予流量支持 , 2400万斤丹东草莓很快就销售出去了; 第二类是可以组织供应链后进行销售 , 我们联合阿里农办、菜鸟还有天猫运营团队和淘宝 , 与链路上的采摘、分拣加工、物流协调 。 一些区域的运输网断了 , 还要协调专车 。 另外 , 我们在天猫上 , 组织很多商家来参与采购和销售 。 第一批有34个天猫商家参与 。 我们通过数据 , 知道全国哪些地区的消费者更喜欢芒果 , 就会定向推荐 , 再帮滞销商家重新组织供应链 , 包含淘宝直播 。 协调物流配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