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抗“疫”进行时:滞销果蔬的“逆袭”之旅( 六 )

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 , 进入城市寻常百姓家 , 疫情暴发以来 , 都市人群生鲜电商需求井喷暴发 , 生鲜电商接过了农产品销售的第二棒 。 每日优鲜就透露 , 春节期间交易额同比增长了300%多 , 平均客单价上涨了30元 , 每日蔬菜供应量已经增长到1500吨 。 生鲜电商如何在疫情期间在城市中保证供应 , 前置仓供应链、买手下沉 , 多种举措能否保住百姓的果盘子和菜篮子?

保供应、稳价格 ,

都市生鲜电商接过“第二棒”

思远: 疫情暴发以后 , 线上买菜一下就火了 , 整体情况怎么样? 王珺: 疫情暴发后 , 线下购买生鲜不便 , 我们订单大幅增加 , 交易额同比增长三倍以上 , 特别是过去不使用生鲜电商的用户增多 。 用户除了买生鲜以外 , 也开始把超市品类迁徙过来 , 现在平均每单会买走12~15件商品 , 以前每单9~10件 , 多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粮油、百货、酒饮类商品 。 很明显 , 生鲜电商逐步承担了生鲜超市的职责 。 思远: 特殊时期 , 大家都非常关心菜、禽、肉、蛋、奶有没有出现价格上的波动 , 包括供需脱节等 。 从数据上看 , 是否保证充足供应?价格稳定吗? 王珺: 疫情刚暴发时 , 行业上游供给受到挑战 , 主要因为产地封村、封路 。 于是 , 主要零售商 , 包括线下龙头超市和电商 , 都快速组织上游供给 。 现在我们能够保证每天1500吨食品的供给 , 会持续提升到每天2000吨 , 保障需求 。 果、蔬、肉、禽、蛋、奶、鱼等生鲜核心品类目前没有大幅涨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