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怎样战胜血吸虫病的?( 五 )

左德之是一名外科医生 , 属于第一批大规模防控血吸虫病的第一线战斗人员 。 他除了为村民们查病、治病之外 , 还经常背着兑有灭螺药的喷雾器 , 沿着村里的水沟一条条地翻看、查找 , 基本上是三步一蹲 , 五步一验 , 一边收集标本 , 一边消灭钉螺 , 日复一日 。 那时乡间流传着一句话:

远看像要饭的 , 近看原来是灭螺的 。

除了工作辛苦 , 一线血防人员还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 避免感染 。 据血防站工作人员介绍 , 在有阳性钉螺存在的水域 , 只要一下脚 , 在10秒钟之内 , 血吸虫尾蚴就会钻入腿部的毛细血管 , 造成感染 。 但是当时大家也没有什么防护装备 , 像防护手套、水靴之类的基本没有 , 只能靠锑剂来治疗 , 但是这种方式副作用非常大 。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之下 , 基本上是靠着裸露的血肉之躯 , 到1984年 , 绵竹农村高达50%的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到了基本消灭标准 , 还创造出了鼎鼎大名的“遵道经验”向全国推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