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保无人机小麦飞防防控技术方案( 四 )

(三)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 。 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 , 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左右时 , 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 。 当白粉病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 , 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等;严重发生田 , 应隔7~10天再喷1次 。 要用足药液量 , 均匀喷透 , 提高防治效果 。

(四)小麦吸浆虫 。 重点抓好小麦穗期成虫防治 。 一般发生区当每10复网次有成虫25头以上 , 或用两手扒开麦垄 , 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 , 尽早选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农药喷雾防治 。 重发区间隔3天再施1次药 , 以确保防治效果 。

(五)小麦蚜虫 。 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500头时 , 应进行重点挑治 。 穗期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 , 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 , 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噻虫胺、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 。 有条件的地区 , 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