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做一个不优柔寡断的狠人,怎么了?( 四 )




《心灵的面具》中提到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 叫做“自体-客体融合” , 也叫做“失区别” , 典型的表现为:

“你变成了他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 你变成了他人要求你成为的那个样子 , 以避免令你困扰的情绪出现 , 常见的是对丧失的恐惧 。 ”

“自体”与“客体”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我和你的关系:这是一个人内心从婴儿到成人逐渐发展的过程 。

在婴儿时期 , 孩子会把妈妈当作一面镜子 , 在这面镜子里 , 妈妈需要读懂婴儿的需求 , 并且能够理解他的内心感受 。

这个时候 , 妈妈就是婴儿的自体客体 。 如果能满足孩子的一些需要 , 比如哭闹时有人安慰 , 醒来时妈妈就在身边 , 那么婴儿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 , 年长后 , 会逐渐学会与妈妈分离 , 讲自体客体功能内化 , 同时孩子的自体会越来越强大 。

但是一些妈妈自己都没办法照顾自己的一些需求和情绪 , 也无法做到孩子的功能延伸 , 她会要求孩子服从她 , 而非满足孩子 。

这个时候 , 孩子需要成为妈妈的“自体客体” , 承担起满足妈妈需要的功能 , 比如你要听话啊 , 要乖巧懂事 , 要自己好好吃饭别惹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