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造冰箱的人( 四 )

仿佛阳光绝缘体的李晓睿吃住都在仓里 , 睡觉就在仓库旁一个小办公室的沙发上解决 , 偶尔一次半夜回家 , 都只是匆匆洗个澡再赶回仓而已 。 虽然已是争分夺秒 , 经他手的生鲜也得在第二天才能送到用户手中 。

无论是在现代零售的代表企业沃尔玛 , 还是在被众多中国公司奉为榜样的折扣会员店Costco , 生鲜品类的经营一直都是难题 。 易腐坏的生鲜需要额外的保鲜设备 , 经营者还得算准它们的最佳销售期、销量、库存周转能力等等 , 否则 , 卖不完的商品只能烂仓库里 。

不断有零售商在做与生鲜相关的尝试 。 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店乐于向外界展示它一整面墙的冷柜 , 它似乎能体现公司在生鲜品类上的创新和投入 , 消费者在冷柜正面选取生鲜商品 , 背面便直接是方便员工存货上货的冷链仓库 。 便利店7-11没有那么阔气的硬件 , 但它的厉害之处在于总能算准全球上万家门店每天需要多少生鲜熟食和半成品 。

想把生鲜搬到线上需要的则是另一种玩法 。 亚马逊旗下的Amazon Fresh是最先试水的公司之一 , 通过设备健全的冷链中心仓和冷藏车 , 它最快能让消费者在当天(如果下单足够早的话)或者第二天收到新鲜食材 。 从2012年起 , 天猫、京东、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等也开始尝试这种通过中心仓集中配送生鲜的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