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造冰箱的人( 五 )

但与常温物流截然不同的冷链物流成本高昂 , 零售商不得不出售大包装、高单价的高端生鲜产品 , 购买者也得为一篮子菜等上至少大半天的时间 , 这与中国消费者高频次、小批量、即时购买平价食材的习惯不符 , 也令生鲜电商在中国的消费群体略显小众 。

在李晓睿接连一个多月没见过太阳的2015年4月 , 仍没哪家公司能有效解决线上售卖生鲜的物流问题 。 人们不断听到生鲜电商未来有千亿规模的说法 , 却不知道该如何撬动这个市场 。

李晓睿没想到的是 , 情况在半年后有了改观 。 他所在的公司每日优鲜推出了“前置仓模式” , 所有商品在下单后1小时内便能送货上门 。 这仿佛是在“云”上造了一个庞大的冰箱系统 , 那些想要各种食材水果的人只需对着手机屏幕动动手指 , 很快便能收到还冒着冷气的商品 。

在互联网发展的数十年里 , 不少改变人们消费、信息获取甚至生活方式的行业变革兼出自精英一族 , 将搜索引擎、电商、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带到人们身边的革新者 , 无一不是远见卓识、谈吐非凡 。

但缩短大家与生鲜食品的接触时间、在“云”上造起冰箱的却是另一群人 。 在大众眼里 , 这个叫“物流人”的群体名头并不响亮 , 他们被认为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辛苦活 , 是淹没在茫茫人海里的无名之辈 。 甚至会有人会把他们简单概括为“配送员” , 而忘了他们之中还有仓库管理、仓库选址、流程设计、路线规划等等工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