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手机要普及,有3关要过( 二 )

金属机壳业者认为 , 要维持折叠手机的强度 , 又兼顾薄度 , 而且又要搭配旗舰机应有的质感 , 轻金属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 业者甚至直言 , 如果折叠手机起来 , 代表「金属机壳的时代又来了」 。

除了薄度 , 「精细度」也仍是一大考验 , 金属机壳业者举2004年Motorola推出的贝壳机RAZR为例 , 从外壳到内部键盘都完全使用金属材质 , 折叠手机身厚度则只有13.9mm , 以当时技术而言 , RAZR可说是贝壳机的工艺巅峰 , 而且由于折叠手机外观有上盖与下盖两片 , 对于机壳业者来说 , 两片金属机壳虽是分开制造 , 但最后则必须能做到完美的贴合 , 而且还要考虑加入轴承的状况 , 不能有前后左右偏离或是晃动的情况 , 放到现在来看 , 难度仍然相当高 , 非常考验开模的精细度 , 业者认为 , 在面板可折叠手机的时代 , 将带给机壳厂更大的挑战 , 不过也将拉开竞争差距 。

也有轴承厂业者指出 , 单就折叠薄度而言 , 华为比较到位 , 也较令人惊艳 , 三星还有改善空间 , 而这部分应可透过轴承设计让薄度再降 , 业内表示 , 不论是三星的内摺或是华为的外摺方案 , 其实都有相当的难度 , 华为选择外摺虽然可避开折叠面板的R角问题 , 但需加强面板的强度 ,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还针对Mate X另外推出双面保护套 , 而三星内摺虽然较能保护面板 , 但因R角问题 , 目前厚度还是让人说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