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手机要普及,有3关要过( 三 )

在耐用度上 , 业内则透露 , 以旗舰机的规格来说 , 客户会希望面板与相关零件能承受20万次的开合 , 而三星甚至要求到25万次 , 不过未来随着高中低规格的产品线拉开 , 也有可能有些规格只要求到10万次、甚至更低 。

折叠手机是未来产品 , 但实用性仍有分歧

至于实用性 , 这一部分的讨论则较为分歧 , 折叠手机是面向未来的产品 , 而回顾过去智能型手机崛起 , 则颇类破坏性的创新 , 不过智能型手机的需求并非无中生有 , 而是将MP3、PDA、相机等功能一一整合 , 除了整合许多功能外 , 智能型手机也带来延伸的应用──就是大量的App兴起 , 而谈到折叠手机 , 目前手机厂大多强调多功、大荧幕视觉体验 , 试图整合既有的平板计算机 , 以及先前在手机本来就有、但做的并不是很好用的「多工视窗」 , 不过也有业内质疑 , 目前手机厂所提出的应用情境是否真的构成消费者必要需求?除了具备文书处理需求的族群 , 对于最大一块的中间族群 , 折叠手机的应用恐怕还需更丰富或更厚实 , 才有办法说服消费者买单 。

在普及度方面 , 这又必须回到价格上做打转 , 不论是手机业内或相关零组件供应链 , 都认为价格不降不行 , 不过业者也都坦言 , 先不论折叠手机这种新型态的产品 , 就现有智能型手机而言 , spec(规格)越开越高 , 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 , 虽然近期存储器的价格有下来 , 但整体手机元件的成本还是高 , 价格区间要再往下很难 , 而以折叠手机来说 , 用到相当多的新技术 , 业者认为 , 短期间内要看到明显的降价空间不容易 , 需要更多的新技术或工法 , 让零组件能更顾到质量、但又能做到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