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基金会相中这款“医学手游”?阿里云技术赋能国内最大的“虚拟病人库”( 六 )

“一位病患的痊愈存在多种方法 , 所有可能性都需要考虑在内 。 一开始我们建立一个虚拟病人大约要3-6个月时间 , 这个过程就像写一部剧本小说一样需要设置多幕场景 。 ”曾承说 。 光是为了校正病患的标准诊断思路 , 就引入了约1000多名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作为虚拟病人的团队顾问 , 将其临床经验融入“游戏”的设计之中 。

曾承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建立智能模拟医学研究院研发“虚拟病例”

曾承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过程中效率的问题 , 为提升庞大数据的处理速度 , 作为计算机领域的专家 , 他在创业一年后 , 就开始尝试与阿里云深度合作 , 在虚拟机、CDN数据库和安全项目上 , 运用云服务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

在办公室里 , 曾承指导团队成员为研发“虚拟病人”进行数据处理工作

“面临大量临床数据时 , 云计算更好地沉淀临床数据以及医生的操作记录数据 。 让挖掘信息的效率提升 。 比如感冒和非典的症状类似 , 如何找到两者的差异点和临界点 , 快速识别患者究竟是感冒或非典 , 数据的支撑尤其重要 。 随着团队经验的积累 , 再结合大数据技术优势 , 现在研发一个‘虚拟病人’ , 速度提升了三四倍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