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池门背后,违背科学常识的噱头营销( 四 )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何小米在希望重塑品牌高端形象的今天 , 依然背离用户的需求 , 甚至不惜以营销手段歪曲科学常识?对此 , 业内还有一种解释:为了尽可能节约成本 。 这背后当然又是小米的性价比战略在作怪 。

性价比不改 小米创新Flag最终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营销噱头

2018年是国内手机厂商技术创新爆发的一年 , 在朝着100%全面屏方向努力的道路上 , 华为、荣耀、OPPO、vivo拿出了滑盖屏、屏下摄影、升降摄像头、双屏等各种方案 。 屏占比之外 , GPU Turbo、TOF技术、AI助手等技术也先后被推向市场 , 在这场技术的比拼中 , 曾经以“黑科技”标榜自己的小米已经完全被甩开距离 。

从小米9的发布会可以看出 , 小米也确实希望能打造出真正的旗舰产品 , 无奈的是 , 已经走惯夜路的小米 , 在这款机型上“堆料” , 以及跟随友商的痕迹都太过明显 , 甚至有网友调侃“这是高通(处理器)、三星(屏幕)和索尼(摄像传感器)发布会” 。 让业内不得不质疑小米9能否承担得起带动小米走向高端的重任 。

内忧外患 , 小米再度逆袭机会几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