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指数报告》:定义抖音中的城市传播美学( 五 )

“短视频打破了视觉传播行业的专业特权,降低了普通人参与视频创作的门槛,让视频内容的大众化、社会化生产成为可能”,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党总支书记毛丹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短视频的形式模糊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文化区隔,打乱了不同性质文化之间的界限,并将不同的文化串联,给予个体更多的自我表达的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主任范文兵从城市建筑的建造者生产者视角出发,分享了他对互联网时代中国建筑媒介现象的观察,短视频式的展览让建筑和艺术的观念广泛展示给公众,并引起社会关注。当常见的建筑却成为了网红,也代表着下里巴人的视角或可成为精英的设计源泉,给现有的学术方向找到突破口。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看来,都市个体是流动化和碎片化,共性在于获得文化认同和审美认同的诉求,短视频提供了需求实现的方式。短视频解决了社会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裂,赋予个体艺术创造和情感自由交流的权力。

短视频让城市传播“可视化”

对大众而言,对城市的直观感知往往来源于城市文化、形态、历史风物等更感性的思想认知。短视频平台中城市传播实际上实现了传播效果的量化,让城市传播效果变得“可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