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7nm Zen 2时代,AMD处理器技术与产品展望( 八 )

当然,AMD的创新分离式架构设计也不全是优点。相比传统的大核心模式,分离式设计在处理器内部延迟、带宽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这就需要AMD通过各种优化和掩蔽手段来降低分离式设计的负面影响,这一点在初代EPYC处理器上已经有所体现了。在初代EPYC处理器采用的Zen架构上,由于内存控制器分布不平衡和处理器之间数据传输存在延迟等问题,有部分核心的延迟较大,在一些延迟敏感型计算中性能表现不佳,甚至出现了关闭部分高延迟核心后性能不降反升的情况。

因此,Zen 2的架构设计在核心平衡、数据延迟的统一方面做出了改进,借助中央的I/O模块,所有的处理器都处于对等的状态,所有核心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加入计算,这对多线程优化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此外,AMD还公布了一些远景消息,比如采用7nm+工艺的Zen 3架构正在设计中,Zen 4也将在未来到来,不过时间上就比较遥远了。

Roma和Matisse

全新处理器来袭

AMD在2017年发布的EPYC也就是霄龙处理器,带来了AMD在数据中心、服务器、超算中心等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EPYC处理器提供了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性能、更丰富的选择和更合适的价格。众所周知,面向商业和生产力的产品利润是最为肥厚的,AMD也借此带来了亮眼的财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