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泄漏8年:机器人研发缓慢 清理干净需几十年( 七 )

尽管如此,相比于那些结构更简单,功能更具针对性的替代机器人,这次失败突显出拥有多个零部件的机器人的内在弱点。“他们想在不了解完整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开发出复杂的技术,”一位行业专家表示。

巴雷特将“蝎子”失败的部分原因归咎于东京电力公司对东芝和日立等老牌日本制造商的依赖。他说,东京电力公司需要更多采纳硅谷的实验性思维。

他说:“那个在身上打洞的长发孩子在哪里?”“你必须有一两个这样的人。”

失败后的成功

“蝎子”任务失败的7个月后,也就是2017年7月,东芝公司向3号反应堆进水的通风管中部署了一个小型潜水机器人,其有30厘米长,12厘米宽,绰号“太阳鱼”(Sunfish)。在进入反应堆内部的第二天,Sunfish记录到反应堆内铀燃料棒融化的第一个迹象。

2018年1月,东芝公司带着一台新机器回到了辐射严重的2号反应堆,这台机器上有一个可以平移和倾斜的摄像头,另一个连接在伸缩导管的顶端,可以提供全局图像。一旦这台机器进入通风管的核心位置,工作人员就会远程控制摄像头再降低2.3米,以便采集图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