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刮起“智能风” 中国争做“领风者”( 四 )

认清挑战、找好思路、抓住时机,我国可以走在国际前列。

陈俊龙也表示,中国智能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不远,但有体量大、数量多的优势,应该在国际产业智能化中担当引领角色。

政府要有“熬”的精神,要坚持在智能、卡脖子技术及科学问题上投入发力,不能只解决短暂应用上的问题,也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连勇指出,规模庞大、数据量丰富是中国智能产业发展的优势,但也必须看到其中的挑战。

美国、欧盟,包括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都在进行人工智能的伦理讨论,例如智能机器代替人类可能引起失业潮,美国、德国等国的再教育和培训制度很完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再就业问题,而中国的相关制度还在起步阶段。

政府对类似议题要预为之谋,避免处理不当产生社会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