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背后"肮脏的小秘密":触目惊心( 五 )

“要想让面部识别系统超常发挥,训练数据必须足够多样化,而且覆盖范围足够广。”IBM的John Smith说道。

在IBM看来,自己的数据集并未将图片中的人脸和具体的名字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系统不会侵犯人们的隐私。不过,依然有人质疑IBM的动机,因为它们可是向政府出售过监控工具。

举例来说,911袭击发生后,IBM就将面部识别技术卖给了纽约警方,执法部门通过搜索监控录像就能识别出特殊的肤色或发色。IBM还曾推出过“智能视频分析”产品,它们能通过监控摄像头给人们加标签(亚裔、黑人或白人)。

如今,IBM则有了Waston视觉识别系统,通过图片算法就能识别出人的年龄和性别。配合正确的训练算法,客户就能从图片或视频中识别出特定的人。

在被问到Waston用了什么训练数据时,IBM称数据有多个来源,不过却拒绝披露具体的数据来源,并美其名曰保护知识产权。

一再逼问下,IBM称从Flickr拿到的相片数据集仅用于研究,不会用来提升公司的商用面部识别工具。不过,有专家指出,类似IBM和Facebook这样的公司,其研发和商业运营部门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而且研发部门的知识产权均归IBM所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