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过度获取权限后做了什么让她“害怕第二天的到来”?( 四 )

和小媛一样,最近三个月,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王先生也正在经历这样的生活。苹果手机里安装的250个借贷A pp时刻提醒他,身上背负的55万元欠款。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接到了400个催收电话。

每个深陷网贷泥潭者的故事背后,大抵都有相似的遭遇:以贷养贷,让人喘不过气的2000%年利率。一旦逾期被爆通讯录,频繁遭到催收骚扰,日子不得安宁但却无计可施。

无意识授权

授权页面“一闪而过”

聚投诉平台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在聚投诉平台上的第一大被投诉行业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有效投诉量共计20.9万件,占投诉总量的66.4%.消费者投诉的两大突出问题,仍然是恶性催收与利率超标。

那么,依托爆通讯录,曝光借款者个人隐私的催收怪圈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早在下载现金贷A p点击同意授权“读取通讯录权限”、“同意交出通话记录”开始,小媛、王先生及通讯录里所有人的信息已成透明。而这样的同意授权,往往始于借款人的无意识与疏忽。

“当打开App时,一个允许读取联系人、允许读取定位等信息的页面一闪而过,随后才进入贷款申请环节。”小媛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