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过度获取权限后做了什么让她“害怕第二天的到来”?( 六 )

测评发现,App使用“一揽子协议”的方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一款名为“贝壳钱包”的App在用户协议中提及,“您授权贝壳钱包在业务运营中获悉您的手机通话详单、手机服务密码、第三方网络平台的账户和密码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同意这份个人信息收集的协议后,即代表允许平台获取你的通话记录,你常用联系人、通话时长等信息可能都被知晓。

另一款名为“盈盈有钱”的借贷A pp在《隐私权保护声明》中提到,会收集来自第三方的信息,其中包括认证芝麻分和运营商。上述声明提及,“一旦开始使用该A pp的服务并提交本隐私保护声明所示信息材料,我们即有权根据您提供的运营商信息,获取您最近6个月的信息记录,包括但不限于通话、短信、流量记录、运营商报告等。”

单从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看,这些A pp需要获取的用户信息范围广泛,但与哪些核心功能相关、适用于何种场景,并未作过多说明,更有A pp甚至要求用户确认位置信息并非个人隐私。

一个名为“在外”的旅游交通类A pp在明确条款中写道:“用户确认其地理位置信息为非个人隐私信息,用户成功注册‘在外’账号视为确认授权公司提取、公开及适用地理位置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