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象限茅明睿:自然科学让人走得更快 人文科学让人走得正确(11)

我发现,北京找得到的废品回收站,在百度地图的街景图中大多数都停了一辆货车在路上。

那我又开始好奇了,这到底是北京的个性,还是全国都这样?我又开始找其他城市的,比如杭州、广州、深圳、上海,结果发现,全国其他的城市也是这样。每个城市的废品回收站门口几乎都有货车停放,唯一的区别就是北京的货车停的是北汽,其他的城市都是江淮。

一个废品回收站门口占道经营,停一辆货车的概率是70%左右,这不是一个个案,而是普遍现象。那么说明,再生资源回收站的运营,并不是我们预想的收来废品,堆放在站里,再用货车拉走,而是边收边装车,装满了拉走。而我们在给它规划空间时压根没有考虑货车作业空间的需求。这是北京2015年下发的居住区规划的配套指标,可再生资源回收站是每千人5平米左右,一千户到一千五百户设一处;在最新颁布实施的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社区级再生资源回收点的用地面积标准仅为6~10㎡,比北京的还要低;也就意味着每一处废品回收站最多只有20平米左右的空间,而一辆货车的面积就大概需要15平米左右。

你看,我们政府所发布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标准压根不能够支撑这样一个业态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我们的公共政策制定的标准和现实环境产生了冲突,导致了所有的城市的可再生资源回收都必须在违法的灰色状态下运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