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大学学员马琛: 我如何用记笔记完成一场修行( 四 )

你可能会问,这样一个笔记的仓库有什么用呢?还真有用——你想想,这古往今来,被历史记住的人无非三类:有权的,有钱的,和记笔记的。就拿汉朝来说吧,现在想来我们记得谁?汉高祖汉武帝,红顶商人丝绸之路,还有司马迁。对吧?你看,就这一部《史记》,定义了他的历史地位。

还有李时珍,47岁开始游历各地,拜各个工种为师,记录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最后完成了192万字的《本草纲目》,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草药库,结构清晰方便查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李时珍就是记笔记的祖师爷啊。

每天跑步10公里的人,只要1年就能解锁北京到广州的里程,3年就从上海到巴黎,10年就绕地球一圈;每天早起半小时,1年就比其他人多出7天的时间,10年就是两个半月啊。你看,当仓库建立起来不断充实,穿越足够长的时间,就筑起了一堵高墙,击败了一切,时间越长,价值越大。衡量这个仓库的的不是普通的金钱,而是时间的复利。

第二,找到抓手,穿起一根针线,不断丰富自己。

刚才介绍,我的笔记覆盖了方方面面的话题,所以我不仅开会的时候记,读书的时候记,地铁上也记,甚至看电影时我也记过……有朋友看到我这个记笔记的状态就问:马琛你不累吗?你不烦吗?有必要吗?我说,当然累,有点烦,但是很有必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