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微观数据指标(一)( 五 )

『功能频次』从大的维度可以分为『总频次』与『人均频次』两类,而人均频次按照受众群体又可以分为『功能人均频次』『新增人均频次』『日活人均频次』。而『日活人均频次』按照日活的定义又分为『被动活跃人均频次』与『主动活跃人均频次』。

一时间引入了这么多概念,估计会把人绕的云里雾里,接下来针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的介绍。

2.1 总频次

『总频次』指的是某批用户,在指定的时间内,使用某个功能的总频次,之前提到过,对于那些依靠在产品中持续展示广告获取利益的产品来说,『总频次』也许是产品层面上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原因是在目前的产品中,广告展示绝大多数是功能价值的伴随行为:产品首先得为用户创造价值,然后再给用户展示广告,这样才最小程度上减少用户对广告的反感,最大程度上争取用户的理解。而功能的总频次越高,说明广告展示的机会也就越多,最终给团队带来的利益也就越大。

例如用户使用垃圾清理工具清理了垃圾,清理完之后往往会在垃圾清理结果的展示页上展示一些广告,很多资讯类产品,也会在文章的末尾放一些广告,如下图所示,左边是使用360清理垃圾之后的广告展示,右边是知乎某篇文章末尾的广告展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