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偷看?有真凭实据还是捕风捉影?是什么让用户都成了妄想狂( 二 )

第一 , 偷听 。 很多用户反映APP在偷听 , 有人说刚在电话里和朋友说起想吃披萨 , 打开某APP首页就出现了推荐披萨的信息 , 还有用户反映 , 没有打电话 , 只是和朋友闲聊时提到想到什么地方去玩 , 过一会打开手机 , 在多个APP上都有推荐这个地方的信息 , 可以肯定的是 , 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搜索过这个地方 。

第二 , 偷看 。 这是用户反映最多的 , 有用户说在浏览器搜索了一次某产品 , 紧接着就在多个电商平台APP里出现首页推荐 。 感觉这些APP在时刻监视者用户的一举一动 。

第三 , 偷偷分析 。 让人知道底细并不是件使人高兴的事情 , 然而在互联网平台 , 用户普遍有被扒光了的感觉 , 似乎在这些平台面前 , 自己成为一个透明人 , 甚至感觉平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 一些软件从手机的各个角落、各个应用搜集信息 , 从浏览痕迹、停留时长、关注的信息、收藏的信息、购买过的商品 , 甚至逛过的论坛 , 发过的帖子 , 分析用户的爱好、职业、所处阶层等信息 , 并为用户画像 , 使得平台能够精准推送信息 , 满足用户当前的和后续的需求 。 精准到什么程度?到了有些活动看起来就是针对这个用户设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