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偷看?有真凭实据还是捕风捉影?是什么让用户都成了妄想狂( 三 )


所有这些异常的感觉和猜测 , 难道是因为这些人太敏感 , 还是他们的隐私已经遭受了威胁 , 有人利用这些信息分析 , 让他们感到了真实的威胁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 应用场景的丰富 , 必然要求信息平台高效运转 。 为用户画像 , 就是为了精准营销 。 而有没有用麦克风偷听 , 用软件搜集分析用户的搜索信息 , 只有平台自己知道 。 但从种种迹象表明 , 平台的目的是精准营销 , 什么手段能降低成本 , 就会用什么手段 。 就像一台设计时速200公里的汽车 , 上了高速公路 , 一脚油门就窜出去了 , 不会只开60公里 。

对于动辄拥有千万、上亿、几亿用户的平台 , 如果能用这种手段很容易找到用户的需求 , 对于每个用户来说看似只降低了一点点费用 , 而整体降低的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 面对利益 , 平台的选择可想而知 。

而人们的不安全感 , 主要来自对于偷听、偷看的担忧 。 他们担忧 , 如果可以通过这些手段获取用户对于商品、资讯的需求信息 , 是不是同样可以获取其他隐私信息 , 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 , 后果令人担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