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长的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三 )

在哈佛大学各学院的教授学者中,有超过三百位中国问题专家利用我们的东亚资料从事研究。我们研究中国的学者数量,在全美所有大学中首屈一指。这些学者和老师们从方方面面推动着我们对中国更深入的理解,包括中国的文化、历史、宗教、人类学、社会学、法律、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以及商学。上个月,为了准备本次访华,我和他们当中的一些学者共进了午餐,了解了他们丰富的学术成果。那真是一次思想的盛宴。他们让我看到了以多重视角研究复杂的中国问题的必要性,更让我深刻领会了与世界分享中国知识的重要意义。当然,任何个人的能力都比不上集体的力量。哈佛成立了一系列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所来支持、推广研究。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哈佛亚洲中心以及哈佛中国基金等机构,全面地影响着哈佛对中国的思考方式,从教学研究到交流合作。它们当中最老的是哈佛燕京学社。九十年前,哈燕社正是在这里,从燕京大学的故址起步的。今天它仍然在支持各个领域的中国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我们的这些机构当中最新的是哈佛全球研究基金。它从四年前启动时开始,就一直为不同规模的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大部分是关于中国的。为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国际关系等重大挑战提供有效研究方法的解决方案,这不是一所大学、甚至一个国家所能做到的。要在这样的领域推动变革和进步,需要很多人跨学校、跨行业、跨文化、甚至跨政府的共同合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