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团队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五 )

谢军与团队成员探讨技术细节为了更快地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自助、“以老带新,传承经验”的帮助、“专业培训,注重实效”的辅助和“专业互补,共同进步”的“四助”,成为团队发展采取的策略。在多年的北斗卫星宇航产品密集研制过程中,这支平均年龄38岁、老中青结合的团队更经受了历练,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以及10余名卫星总设计师、总指挥;20余名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从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领军人物。

如今,发射场数星待发、总装厂房十余星在研、正在论证的多星已初具蓝图……正是本着“探索一代,研发一代,建设一代”的创新思路,中国北斗团队已经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作为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中国的北斗系统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技术之路,也为国际卫星导航理论和体系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北斗团队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为实现北斗三号的高服务精度设计目标,北斗团队率先提出国际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解决全球布站、卫星境外监测等难题,并构建出新型空间时频基准和导航信号完好性监测方案,采用更为可靠的载荷重构技术,北斗卫星设计寿命由8年提升至10-12年,在轨运行工作可靠性也大幅提升。“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得最好。”一直以来北斗人绝不会因为困难多而降低标准,这是北斗人在长期实践探索中磨练出的一股精气神,一种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理念。他们建立起指挥线、技术线、质量线的“三线”管控制度,在实践中逐步迭代完善质量管控体系,以“抓质量寸土不让、抓进度分秒必争”的扎实行动,去完成每一项任务,以实现精稳运行的承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