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遗骸栖身遵义山洞69年 村民集资安葬并建陈列馆

先烈遗骸栖身遵义山洞69年 村民集资安葬并建陈列馆

花尖坡上,安葬着3名剿匪战士的遗骸 贵阳晚报 图

三具剿匪战士的遗骸,在冰冷潮湿的山洞中栖身69年后,近日被遵义市洪关乡群众找到并背出安葬。此前,为纪念先烈,他们还集资修建了陈列馆来教育后代,传承红色基因。

洪关乡联心村堰坎组处于一片新划定的县级自然保护区。早年,古盐道从这里经过,也被盗匪频频光顾。直到建国初期,还有以国民党残兵为主体的残匪在这一地区活动。

一个名叫罗湘维的人是这群土匪的领头者,手下约百余人,其中一个姓胡的“家丁”,就住在与堰坎相邻的村庄。

先烈遗骸栖身遵义山洞69年 村民集资安葬并建陈列馆

山洞内躲避、抵抗土匪的工事 贵阳晚报 图

1950年2月10日晨7时许,一支从金沙县方向过来的解放军剿匪部队,在堰坎一带与土匪遭遇,两名战士牺牲,排长汪少波负伤后惨遭杀害。战后,受解放军增援部队委托安葬的村民,担心残匪返回报复、挖坟,于是将3人遗体弃于山洞。后来,土匪被消灭,他们又担心因没有妥善安葬牺牲的战士,不敢主动报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