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让英雄先烈说话

——红色文旅剧《军功马》评述

东天山脚下,接近中蒙边境的地方,有一座风景秀丽、安静祥和的小城。五十年前,一场激烈、残酷的“伊吾四十天保卫战”就在这里发生。来自祖国各地的解放军官兵,为了伊吾当地各族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流血牺牲,与数倍于己的叛匪进行了殊死斗争。一匹枣骝军马,独自为驻守北山碉堡的部队输送给养四十余次,创造了我军军马参战史上的奇迹,留下了动人的传说。

都说“英雄浩气贯长虹,光辉长照后人心”,但如今尘归尘、土归土,几十座烈士墓处于静寂之中,枣骝马化身为汉白玉雕像,和它的墓一起,矗立在山坡上,守望着整个县城。即便是这样的接地气,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真实发生的故事,如果没有人去讲述、去弘扬,那么也同样会消逝在时间的海洋中。一座城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和人文底蕴是她的灵魂和血液,如果放弃了这些,物质文明建设得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幸而,2019年9月在哈密伊吾县的舞台上,一部红色文旅剧《军功马》的首演成功,自觉承担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责任,为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基层民众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军功马》以高超、专业的戏剧技巧,真实、感人的戏剧故事,打动了到当地学习、旅游的观众们,为之前追求豪华、过分强调视听刺激、而故事干瘪、情节拼凑的文旅剧演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那就是:作新时代下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让英雄先烈说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