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石刻瑰宝何止在武汉( 四 )

对于武汉地区的摩崖石刻,蔡华初先生自然是情有独衷。他告诉我们,摩崖石刻的核心条件是:有符合铭刻的山体、石质与地貌,还要有一定意义的人文背景及历史事件发生;这样才能创作出与之相符的巨作。在这两大要素之中,后者对古代武汉来说可谓得天独厚,而前者似乎先天不足。如包括蛇山在内的武汉地区的所有石山,都不够高大陡峭、石质亦不够坚硬细密;但武汉地区(尤其是在城区)能够留下众多的摩崖石刻,不能不说是古代文明的一大奇迹或曰奇观。蔡华初认为,其中的奥秘就是源于该区域历史积淀与人文底蕴的催化作用。最为典型的就是蛇山因黄鹤楼而闻名于世了,历代文人豪杰在此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就是在如今武汉大都市圈建设进程中,这一摩崖石刻林立的福地仍然焕发出光芒。

一直以“楚人”为豪的武汉当地文化学者、曾任《长江日报》评论部主任的蔡丽泽先生则告诉我,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多次在武汉这一活剧舞台上演过,深刻地影响了整个长江流域的文明融合、军政格局或社会进步。如古代武汉区域出现了最早的楚国金属货币;秦楚交战后该地区首次纳入统一的中原王朝版图;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及鲁肃的点将练兵;盛唐时期李白等无数诗人光临黄鹤楼;岳飞抗金时期该区域也是进击中原的主渠道……直到辛亥武昌首义和抗战时期悲壮激越的武汉会战。这里还有著名的高等学府武汉大学,而其主要承载学府文化精神平台的珞珈山也如蛇山般并不陡削、险峻,但依然拥有自身的摩崖石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