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你的生命力有多强( 二 )

“下里巴人”沾艺术

我国网络文学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商业化思维纵贯其中。“如今,线上的网络文学网站会通过签约驻站作者、付费阅读、用户打赏等方式维护作者群并促进创作者写作。在线下,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也在尝试孵化和培育网络文学的创作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青亦的一番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文学的商业基因与生俱来。

这样,问题就来了:有种传统观念认为,掺杂商业元素的文学会失去独立性,艺术指数低,难以受到尊重,只有远离“铜臭”的纯文学才是真艺术。倘若照此逻辑,自带商业基因的网络文学究竟算不算文学呢?它和纯文学又有何区别?

“当然算。文学在于自身的质量、感染力和社会影响,不在于发表的平台。”在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王毅眼中,纯文学先是一个要与通俗文学划清界限的“强调”,现在又是一个要与网络文学拉开距离的“概念”。它意在展现、强调、维护文学的某种质量,主要是思考上的探索与深度,艺术上的不苟且不注水与创新。“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网络文学的确是颇差成色。”王毅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