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大增136%,新能源汽车能成恒大健康新引擎吗?( 八 )

其次,从内部环境来看,恒大整合收购企业存在不小挑战。

不可否认,经过一系列并购,恒大已经完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闭环,但摆在恒大面前的挑战,还有很多。但回望恒大汽车的快速扩张,它似乎在复制恒大俱乐部的成名之路,然而汽车是一个技术经验累积的行业,它与体育行业大相径庭,每一个环节几乎都会影响成败。

通过收购,占有一家整车制造商或者电池企业的最大股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设备等都是现成的。比如说,NEVS痛快地出让控股权,实则是因为囊中羞涩,难以负担新车研发以及建厂投产的巨大资金需求。恒大作为NEVS的最大股东,可能需要对NEVS现有的架构或者生产线等进行进一步的升级改造。

再比如,恒大与科尼塞克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就像国内传统的合资厂商一样,核心专利技术必然不会拱手相让,恒大也不应开心过早。以收购沃尔沃的吉利为例,在100%控股的情况下,吉利花费了5时间在整合、引进、消化以及吸收沃尔沃的技术上,恒大要想从科尼塞克项目上看到成效并收获成果,非立竿见影之事。

总结来看,资金是造车新势力的入局门槛,但事实上,有了资金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买买买看似是造车的捷径,但根本上,捷径一点也不快,产品力、战略战术等是市场检验必不可少的环节。恒大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造车新势力,更多的还是传统汽车制造商。所以,汽车市场的竞争形势并不比房地产要宽容缓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