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年风吹雨打 不变的小市水码头(下)( 五 )

除夕之夜

赵熙酒后占诗一首

赵熙夫子光绪年间莅泸,在除夕之夜,过小市品尝香花酒后真是兴奋不已,当即口占《除夕杂诗》一首为纪:“小市香花酒味香,半霜黄韭迓青阳。同舟互祝长春福,岁岁官船出故乡”。回想当年出川,上任,必在小市搭乘去吴楚的大盐船方可离故乡,今却在泸州供职,常同友人去小市一醉方休矣,是何等快哉!

清光绪二年举人高揩有:“果园生计并农桑,龙眼新添距万强。后人何日传货殖,莫忘大叶赵家庄”。

黄炎培先生在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题有:“小市危崖响怒湍,山房一枕梦粗安”。而今人咏小市诗就不胜枚举了。

小市一方平平常常的山水,普普通通一座古镇,九百多年来,经骚人墨客点染,立即变得流光溢彩,史学与文学交织出虚虚实实、氤氲出一股浓郁的历史文化韵味。古镇静静地躺在两江之滨,千百年来,流水带泸州的乡土文化、乡情、乡音的情感,梳理着小市秀美的街巷、码头。长江、沱江的滋润,才使得小市浸透了水光月色,流淌着悠长古韵,积淀了古老的码头文化厚重的底蕴。十街八巷,青瓦粉墙,高低错落的民居与岸边的千帆倒映江中,宛如一幅泼墨酣畅的图画,三华山、马鞍山、五峰山横卧,宝莲寺耸翠,俯仰之间,超出一种气度。远眺工部滩头的渔舟点点,余甘渡口祥云移动,抚琴台下的纯阳洞,金钟碛下千帆竞渡,盐巷子内的酒旗飞舞。余公桥畔蒋兆和先生故居宏大,临江大码头烟雨朦胧,挑夫汉子号子无限诱惑……小市古镇演绎多少风流,几多传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