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11)

在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博士生导师徐守军看来,较之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培养,对博士研究生在科研的创新方面有更高要求,这需要导师和学生都要用心投入、通力合作,才能较好完成博士学业。“只要师生都认真投入,顺利毕业就不会有问题,但一旦任何一方投入不够,就往往会影响正常学业,顺利获得学位自然就有困难了。”徐守军表示。

“如果重新作一次选择,我还会选择读博,还是选择进这个研究所。”过去的一年,在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大佬级”老师的帮助和影响下,陈育心态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千万不要对博士那么绝望,我们这个群体依旧阳光灿烂。”他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人员说。

“我觉得一旦博士毕业,我们这批人的抗压能力都会比较强,就是心态成熟了,遇到啥大事都不慌。”毕业和工作基本都已有着落,殷小小憧憬着自己的职场生涯,她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大的挑战,但经过读博期间的修炼,都能从容应对。“熬过了读博,一步步走来,最终相信会苦尽甘来”。

关于在职读博,曹国东也认为,其间肯定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把各方协调好,就能有好结果。“像大学老师这样的工作,本身就得不断学习进步,学历上要不断深造,学术上要不断更新,工作一段时间后,读博是很好的充电学习机会。”在他看来,尽管有一定压力,但只要用心投入,充分准备、夯实基础,完成博士学业也并非遥不可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