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孤注一掷做服务,但谁会买账( 四 )

新服务发布了,可是谁会买苹果的账呢?是用户?还是资本市场?

在用户眼中,苹果一直是高性能、新功能的代表。每个设备背后的“Designedin California”就像是苹果的魔法一样,吸引着用户。但是这次苹果淡化了加州设计,转而向加州服务靠拢了。

有错吗?没有。吸引人吗?可能不。

因为这与用户对苹果的定位是冲突的。苹果这样义无反顾的投身服务,带给用户的不是期待,而是失望和担忧。

苹果对自己的服务产品夸夸其谈,可是却没有提及产品的本土化配适问题。就中国区来说,这次推出的四项服务中,只有AppleArcade覆盖整个中国区,ApplePay的公交出现也仅仅只支持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国内用户看了两个小时,最后发现这场发布会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AppleCard不支持VISA和银联就让人槽点满满了,再加上ApplePay那狭小的使用场景,真的让人无法喜欢。在美国区用户将有AppleCard的实体卡片或许还好,但是在中国区这样移动支付发达的地区,AppleCard和ApplePay就显得格外鸡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