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六旬”水管获新生:上海试点输水管道“微创手术”,避免路面开膛破肚

“年近六旬”水管获新生:上海试点输水管道“微创手术”,避免路面开膛破肚

摘要:采用“微创手术”,修复更新地下管道,有望在全市推广。

“年近六旬”水管获新生:上海试点输水管道“微创手术”,避免路面开膛破肚

埋藏于地下的各类管线,是保证城市运营的“动脉”。当“动脉”老化,该如何修复?

传统方式是开挖路面,用新管道替代旧管道。在上海金沙江路,首度尝试一种“微创手术”,在不封道路的情况下,让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铸铁老水管,得以保留并重获新生。

这种“微创手术”又称水管内衬修复工艺。日前,金沙江路大型输水管道修复工程采用这类工艺,将直径1000毫米的玻璃纤维钢管,“穿套”进入铸铁老水管,修复老化“城市动脉”。

“年近六旬”水管获新生:上海试点输水管道“微创手术”,避免路面开膛破肚

直径较小的全新玻璃钢管,以一节一节“接龙”的方式,“穿进”直径较大的的铸铁老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