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观察 | 猫爪杯之后,“不务正业”的星巴克又开始吆喝玩具熊了( 三 )

大品牌做周边被热捧的案例并不少见。去年8月,麦当劳为庆祝巨无霸汉堡推出50周年,在全球发行620万枚MacCoin纪念币,一枚纪念币可以在2018年年底之前兑换巨无霸一个。一个巨无霸的价格为23元,一套5枚纪念币的实际价格为115元,价格对等。但这款纪念币发行后,兑换汉堡者寥寥,在二手平台上,一套纪念币的价格已经被炒至800元至1000元不等。

另一个把衍生品卖成传说的品牌是潮牌Supreme。Supreme每次出跨界产品都是秒空,最有名的一次是发售了一块定价为30美元的板砖。是的,没错,一块真正的板砖,不仅一售而空,价格在二手市场还翻了将近三倍。

但星巴克没有Supreme这种强大的话题效应,猫爪杯能走红,有很大一部分是搭上萌宠经济的东风。猫爪造型用在水杯上,带给消费者的是新鲜感,而熊公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泰迪熊到维尼熊,再到潮牌布里克熊,星巴克很难在熊元素的PK中胜出。

从26起预定到30号,天猫显示这款熊的付款数为1600多,既没有达到之前猫爪杯的销量,也没有在网上引起太大话题讨论。

对于星巴克来说,要做衍生品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中国的咖啡生意并不如从前那样好做了。除了要面对像Costa这样的老对手以外,还要遭遇到瑞幸等互联网咖啡品牌的挑战,后者凭借大量补贴和快速开店的策略,在国内咖啡市场快速扩张,而且频频叫板星巴克。进入中国20年,星巴克才在中国开设了3600多家门店,而瑞幸咖啡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逼近了这个数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