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观察 | 猫爪杯之后,“不务正业”的星巴克又开始吆喝玩具熊了( 四 )

今年1月星巴克发布的2019财年Q1财报中,美国地区销售同比增4%,交易持平上年;其在美国之外最看好的中国区反而成了短板,中国地区同比销售增1%,不及全球平均 3% 的数据,且交易下滑2%。

曾经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代表领先生活方式的星巴克,如今变得更迫切地想与消费者建立关联,维持其市场吸引力。瑞幸掀起的外卖咖啡风潮下,去年8月,星巴克全面接入阿里新零售渠道,通过淘宝、口碑、天猫、盒马都能点星巴克外卖,由饿了么配送,星巴克还主动放低身段,推出免运费、买一送一等活动。

如果说做外卖是星巴克在市场形势不得不做出的选择,那推出熊店长则是在中国消费者对猫爪杯狂热后,星巴克看到衍生品的巨大潜力所做出的的一次主动尝试。

虽然星巴克否认猫爪杯是饥饿营销,一开始这款粉色猫爪款双层玻璃杯一开始甚至不是主推产品,猫爪杯的一夜爆红也出乎星巴克的意料。但是在3月1号发售的猫爪杯中页面显示: “最后的3000只”,同时每个ID限购一个,消费者须在拍下商品后15分钟内付款,否则系统会自动关闭交易,这恐怕就不能说不是星巴克的主动设计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