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没有「引路人」( 五 )

胡晓明跑到王坚面前,深鞠一躬,“我宁愿阿里金融做死了,也不要把阿里云做死。”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服务不好阿里金融,阿里云也就完蛋了。

阿里云工程师一行一行写代码,没日没夜地干了三年。蔡崇信跟他说,“不用担心财务问题”,曾鸣也事无巨细地关心阿里云的进展。

内部很多人想不通,阿里云集结了国内最精锐的技术人员,为何做得如此艰难。有人中途转岗到天猫、淘宝、支付宝等部门,还有些人选择离开,最终以80%的离职率为代价,换来飞天的上线。

但是,这个烧钱业务身上背负的非议并未停止。在公司内部争议无法平息的时候,曾鸣甚至提出,他愿意卖自己在阿里的股票,用自己的钱继续投阿里云。

阿里云曾是阿里的“老大难”,花了好多钱,甚至有人形容“连个响屁都没有”。幸运的是,马云坚定支持。

2013年,阿里最后一台IBM小机下线,成功“去IOE”;8月15日,”飞天5K”正式运营。

至此,阿里云驶入快车道。阿里云曾经的第一位客户胡晓明成为阿里云总裁,开始“用技术拓展商业边界,用商业推动技术发展”。之后的四年,阿里云与亚马逊的营收规模差距从37倍缩短到7~8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