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究竟为了屏蔽谁?( 二 )

知否|“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究竟为了屏蔽谁?

设置三天可见的原因有很多,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性格原因,有一部分人本身不爱发布朋友圈,认为实时直播自己的生活是一种幼稚的行为,因此索性三天可见,类似于关闭朋友圈了;或因回首往事发现过去矫情伤感的自己有些不合时宜,又不想删除当年青涩的记录,于是乎直接三天或者半年可见,。

第二,隐私保护,也可以理解为社交保护,这点很好理解,随着微信里的好友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愿意将自己公之于众,更重要的问题是微信好友多到无朋友,就连楼下理发店的Tony老师都有你的微信,所以不愿意公开信息尚可理解。

那么站在另一个角度,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可以得到隐私保护,那么会失去什么?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个观点是,失去一个认识自己的窗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在1955年提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的定义,这个定义展示了关于自我认知、行为举止和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之间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前提下形成的差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