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规模达1.48万亿,2018实现收益3%,3家保险机构管理超四成份额,投管人业绩大洗牌( 五 )

该指数体系包含年金总指数、投资机构指数、投资经理指数、分行业指数、市场基准指数和养老金产品指数六大系列,收益率指数、资产配置指数、风险绩效指数三大类别。其样本数据覆盖年金行业全部投资管理人、超过1/3的市场规模、超过200名年金投资经理,是进行绩效评价、投资决策的基础性工具,填补了行业空白。

呼吁开放港股通、长期股权投资

由于年金基金属于长线资金,投管人要考虑长期投资,但又由于面临每年甚至每季度的排名,而不得不考虑短期业绩。这要求投管人在做好配置的基础上,考虑短期择时,既追求绝对收益,也要取得相对收益,难度不小。

管理目标多重的年金资金,投管人对政策还有颇多期待。在4月3日的国寿养老年金管理论坛暨国寿年金指数发布会上,泰康资产首席执行官段国圣提出,希望将港股通纳入年金投资范围,允许年金投向港股;长江养老董事长苏罡提出,希望在年金投资范围中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则希望人社部等部门出台基于长期价值考量的考评标准。

依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年金的投资范围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以及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金融产品。2013年,其投资范围又增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