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阳光 温暖生命 最后一公里( 四 )

刚开始,余叔显然难以接受,精神状态一度很差。经过家人的陪伴以及医护人员和义工的耐心开导,余叔逐渐从阴霾中走出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住院期间,没有对余叔进行创伤性治疗,他如果出现肺部感染、气喘,医护人员就为他用药消炎、止喘,吃不了东西的时候,就为他打营养针。2-3个月后,余叔状态有所好转,还回家住了一段时间,最后回到康宁科,在医院内安详离世。

“这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最起码,过了他自己心里这关。最后走的时候,也不会不甘心。”黎梓雯说。还有很多经过了长期治疗的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在报纸上看到番禺区市桥医院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报道后,主动向家人提出要住过来,“不想再折腾了,想‘舒舒服服’地走。”他们说。

2

生命教育

助老人建积极生死观

与番禺区市桥医院南北相望、相距约70公里的广州市老人院,每一个生命同样得到珍视。

在慈爱楼5楼中央和四个角落,分别布置有“乐观赏”“芳香园”“祝福园”“听乐乐”和“触感乐”5个不同主题的“生命花园”,寓意用眼看、用鼻闻、用耳听、用手触摸、用心感受祝福。平时,老人可以在社工的帮助下一起打理园内花花草草,还可以亲手种植贴上自己名字的盆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体会生命的美好,认识自然的规律,并形成自己独有的感悟。”社工孔木兰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