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骨灰位短缺:公营位抽签轮候 绿色殡葬渐被接受( 三 )

“我已经跟儿女说好,在我过身后将骨灰撒在纪念花园。”75岁的练太太在3月底参加一场“身后安排资讯讲座”时说。该讲座由食环署举办,内容包括绿色殡葬。

练太太告诉采访人员,选择绿色殡葬是希望其后代少一些顾虑,而且她喜欢纪念花园优美的环境,接近大自然,有生生不息的感觉。

很早以前,基于让先人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香港流行土葬。随着土地问题日益严峻,港人逐渐接受火葬安排,近年占死亡个案总数约九成。后来骨灰位也短缺,有市民去世多年仍未得安葬。这就是练太太所说的“顾虑”。

“公营骨灰位要抽签轮候,至于一些私营的骨灰龛场,听说买一个位动辄要几十万(港元),而且不知道是否符合政府规格。”她说。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殡葬,食环署于1月设立中央登记名册,让市民登记他们选择绿色殡葬的意愿。登记人一旦离世,其亲友申请火化服务时,食环署便可从登记名册知道死者意愿,告知其亲友。

“我们都预备登记了,为自己的事早作打算,让年轻人更清楚我们的想法。”练太太和丈夫异口同声地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