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究竟怎么落地?(13)

比如今天智能驾驶要能够先让车能“看见”,这就是第一步。能看就能激活验证这个市场。CES如今已经变成了车展了,已经是兵家必争之地了。

每个技术方向上都会有这样一个节点。所以我们投禾赛科技,逻辑就是在基于安全,和基于最好的技术的情况下,投固态激光雷达里全球级别的公司。在算法上我们也投了文远知行(We Ride),它也符合基于我们激活路径,寻找第一梯队的一个核心原则。

在其他的行业,也会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医疗是一个特别需要AI的行业。如果把医疗AI放在一个很大的场景下,你会觉得问题多多,可是它能够拆解成非常小的路径,比如说病理。病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有9000位病理医生,缺口是10万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能够迅速的辅助医生,做病理判断,就是一个特别适应落地,而技术又非常成熟,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第一梯队人才呢?我们当时判断,在医疗领域里的要求,对创业公司的顶级人的要求甚至技术人才+医疗人才的团队组合可能都不够了,因为医疗对于安全要求极高,创始人最好既是好的人工智能人才,又同时是医学人才,两种技能最好发生在一个创始人身上。所以我们就找到了杨林教授,他是佛罗里达大学三科终身教授,既是人工智能领域非常令人尊重的科学家,也是病理领域的执业医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