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助“互联网+教育”站稳风口( 三 )

好未来集团CTO、教育开放平台事业部总裁黄琰表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快应用,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据了解,目前好未来已经与江苏镇江、雄安新区、河南嵩县、云南文山、贵州兴义等地政府展开智慧教育合作,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作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好未来、腾讯教育等民办教育机构通过合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艾利艾智库首席研究员程群对《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表示,应鼓励社会资本在教育信息领域的投资,促进信息技术在义务教育领域得到更快应用和普及,从而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教育差距。

众多教育机构瞄准“AI+教育”

借助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AI技术,老师可以识别每个学生的举手、答题等课堂行为,从而随时掌握课堂动态,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注和反馈,带来高体验的互动课堂。

这是好未来旗下学而思课堂上的一幕,也是好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的个性化升级。随着“互联网+教育”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AI+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不少家长反馈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准确发现问题,帮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