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宝盒”致敬百年奋斗青春( 四 )

战争,炮火,硝烟,救国路上到处是青春身影。在无数次的战役中,青年战士、军官奉献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他们誓死也要捍卫这片土地。

时间走回到1919年的五四时期,几乎可以看作是青年集中展现“青春中国”力量的起点。那个用血书催促“睡狮速醒”的年代,山河破碎,无数青年忧国忧民,上下求索。

和百年前的“同龄人”通话

走进2号车厢,一个百年前五四时期的世界宛然在目。“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这句历史课本里着重标记的话,也是当时北京街头最响亮、最激愤的回声。

100年前的那个5月4日,星期日。对于那天的天气,有学者摘录了鲁迅当时的说法——昙,意为多云。后来人们意识到,这个无风的日子,也给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带来了转折。

这天午后,几千名北京高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向东交民巷出发。就在前一天,他们听说巴黎和会要将山东交给日本。为了国家主权,学生们决定进行和平的示威抗议,其中一部分人还下了暴力示威的决心。他们要向美、英、法、意四国使馆说明,青岛必须归还中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