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宝盒”致敬百年奋斗青春( 五 )

再往车厢里走,12座公用电话亭渐次分布。“只要近身感应,电话铃声就将响起。”此次巡展项目的设计实施方负责人李金林介绍,拿起听筒,将接听到百年前“同龄人”的电话。由演员扮演的六位引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将与参观的年轻人一起聊聊不同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一样风华正茂的声音,从不同的听筒传出。

时年22岁的罗家伦,五四运动中的学生代表,一接通电话就问起现在的“11月11日”是什么日子,在他所处的时代,这一天是胜利日。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被迫割地赔款的中国成为战胜国。罗家伦还记得当时热闹的场景,“北京各学校放了3天假,坦克都开上了街参加阅兵”,但很快他们就听说,巴黎和会要把山东交给日本,中国的外交失败了。

“如果是你,你还会坐在课堂里吗?”罗家伦和同学们选择了上街游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青春中国的力量在集聚与迸发。

“我之前不太了解罗家伦,我最熟悉的只有鲁迅和李大钊。”一名同学说,经过接听电话,他认识了罗家伦、邓中夏与顾维钧,对国家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推荐阅读